牙科專欄
牙周病,其實是全身病
2025-10-15
五十多歲在科技公司擔任主管的王先生,工作壓力大,有時工作一忙起來就是沒日沒夜的加班,這一年多他發現有時候熬夜或是壓力大的時候,連牙肉都覺得腫腫怪怪的,甚至感覺牙齒好像變長了上下牙會很容易碰在一起更不舒服!一開始王先生不以為意想說多刷牙一下好像就會緩解,但隨著時間發現發作的頻率越來越高,而且不管刷牙還是漱口的效果都越來越不好,最後終於下定決心來到牙醫診所檢查,牙科醫師診斷為牙周病問題,並協助轉診牙周病專科醫師。牙周病醫師細心的做了完整的牙周病檢查後,又開始詢問王先生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王先生這時就覺得奇怪:『牙周病不是在治療嘴巴裡的牙齒,為什麼要花時間問我有沒有糖尿病呢?』原來牙周病真得跟全身的健康很有關係喔!

根據美國牙周病醫學會及歐洲重量級學者編著的最新版教科書都提到,牙周病的相關致病菌與所造成的慢性發炎現象,會廣泛影響『口腔以外的身體器官』,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血管硬化阻塞)、孕婦早產、肺部疾病(吸入性肺炎)、失智(例如阿茲海默症)、部分的癌症、慢性腎病、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都有關聯!

目前的研究顯示糖尿病與牙周病有相互影響的關係,也就是糖尿病如果控制不佳,會造成牙周病越容易發生且牙周病的治療效果也會越差,反之,若牙周病控制不佳,則血糖控制也會有問題,因此在牙周病治療中,患者是否有糖尿病的問題可以說是牙周病醫師都會想到的重要治療影響因子,而在台灣,根據衛生福利部2019-2023年的統計,國人盛行率高達12.8%,代表每十個人就有一位有糖尿病的問題,因此在治療牙周病的同時更是要注意血糖控制是否有問題喔!

此外,牙周病相關致病菌及發炎狀態也會造成心血管內壁受到不良影響,提高血管粥狀硬化,進又升高腦部中風、心臟冠狀動脈問題(如心肌梗塞)等的風險。 類似的機制也被發現在牙周病與阿茲海默症的關係上,也就是牙周病產生的慢性發炎物質,也會影響大腦造成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上升。 另外也有臨床觀察發現牙周病的病菌可以在胎兒及胎盤中出現,被用來解釋與牙周病相關的孕婦早產問題。

必須強調的是,以上的研究都還在持續發展當中,另外疾病與疾病之間發生的頻率就算是高度相關,但還得進一步確認是否有因果關係。儘管於此,學界普遍的觀念已經是牙周病不單是侷限在口腔內的疾病,更是影響全身性健康的重要慢性疾病!因此,當我們要保持健康的人生,不能忘記牙周健康的重要性喔!